调结构,新老产业“双轨并行”

创建时间:2013-08-06 00:00

研判当前经济形势,专家学者常用错综复杂来形容——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,经济既有增长动力也有下行压力,必须依靠调整转型才能持续健康发展。面对共性困难,江苏一方面化解过剩产能、提升传统产业,另一方面做强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,新老产业“双轨并行”,交出个性答卷。做好加减法,提升传统产业

本月初,昆山好孩子集团推出一款新婴儿车,只有7.5公斤重,却拥有11项专利。这款婴儿车的面世,标志着好孩子第5800项专利正式诞生——相当于世界母婴行业排名第二至第五企业所拥有专利数的总和。如今,好孩子每年推出400多个新产品,贡献企业30%的利润。

“最近在基层调研发现,虽然市场挑战很多,但拥有自主品牌、核心技术和营销渠道的企业,赢利能力在增强,竞争优势在扩大。”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表示,省里正在制定工业强省评价指标,其中,自主品牌增加值、企业研发投入和有效发明专利数、工业用地产出率,均为重要的导向性指标。

统计显示,上半年我省企业专利申请量、授权量继续领跑全国,其中发明专利授权增长35%以上。蓬勃旺盛的技术创新活动催生大批新产品面世,创造了新需求、拓展了新市场。全省上半年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1.4万个。

当前结构调整取得的进展,怎么看?“调结构有两个参照系,一个是动态上变结构,另一个是目标上实现优化,体现在‘增减’二字。”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张颢瀚表示,减去过剩的产能、不适应的企业和不适合的产品,必然降低速度;增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先进产能和新兴产业,不仅优化结构,还提升质量。

“近年来,江苏调结构力度很大,但仍存在一些相对低端的过剩产能。比如光伏和造船,既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,也有行业产能过剩和企业经营决策的失误。”张颢瀚指出,现在不下决心,以后难度更大, “要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这一轮结构调整的重点,加快消化、转移、重组及淘汰一批”。

截至7月底,我省承担国家和省落后产能淘汰任务的企业,已有92%关停落后设备和生产线,超过序时进度。除直接淘汰,我省还推进节能降耗,上半年全省规模工业综合能耗增幅较同期回落1.2个百分点,七大高载能行业产值低于全省工业产值0.7个百分点。

新产业跟上,力避“转换断档”

在大丰,落户仅两年的东方1号创意产业园释放“鲶鱼效应”。“以工业设计产业为依托,既带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,还为新兴产业、现代服务业培育新增长点。”园区总经理李建全介绍,上半年园区对接设计订单180个,设计产值达1200万元,给周边地区经济产值带来1:20的放大效应。

相对于传统产业的存量优化,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则是增量提升。上半年,我省新兴产业销售收入2.69万亿元,增长19.4%;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6.3%,快于规模工业5.1个百分点,占规模工业比重上升到38.1%。服务业增加值则增长9.7%,高于GDP增速0.1个百分点,占GDP比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。

“新兴产业体量暂时比不上传统产业,但发展势头好,正在成为江苏经济的强引擎。”徐一平分析指出,这两年新兴产业保持近20%的增速,其中,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、新能源汽车产业、物联网产业产值增速超过30%,快于主要经济省份,表明江苏部分新兴产业领域正在形成先发优势。

当然,发展新产业不能陷入一味追求速度和总量的老路,必须高起点谋划。上半年,我省科研服务、现代物流和服务外包增加值分别增长28%30%38%,高于服务业平均增速20多个百分点,服务业高端发展态势非常明显。更令人欣喜的是,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逐步加深,推动经济整体转型。

“由此可见,转型要讲究辩证法。”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宋林飞指出,立足当前稳增长,着眼长远调结构,通过稳增长为调结构创造空间和条件,通过调结构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和动力。这两年,江苏传统产业整合优化,新兴产业和服务业顺势跟上,避免了新旧增长点出现“转换断档”,有利于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,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。

释放新活力,以进促稳快转型

调结构是个长期过程,接下来如何推进?

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,不仅是破解当前困难的关键之举,也是实现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。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强调,要以开展国家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为契机,强化企业主体地位,集聚创新资源、释放创新活力。

我省将加快推进科技企业“百千万”培育行动,继续推进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,力争年底覆盖率达到80%以上,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。推进科技协同创新,筹建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,开展更多前瞻性技术研究。同时,深入实施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和现代服务业“十百千”行动计划,推动产业向高端攀升。

综合研判,下半年我省仍可保持以稳为主、稳中有进的基本态势。如何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,使经济运行保持合理区间?徐一平指出,继续加强运行监测和要素保障,促进经济平稳运行。本月下旬,省经信委将举办江苏产品万里行香港展暨经贸合作洽谈会,扩大江苏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。全年将推广应用100项关键新技术、1000个重点新产品,实现新增销售收入超万亿元,并深入实施“百项千亿”重点技改工程,跟踪培育866个省级工业经济增长点。

加快结构调整,企业期盼良好的社会环境,需要充分释放改革活力。省委要求,今年以来国家三次削减行政审批事项,累计取消下放权限165项,省有关部门和各地要加紧对接落实,为企业“松绑”、为基层“减负”,提高服务水平。

我省自去年10月启动“营改增”试点以来已为19.44万家企业减税95.54亿元。81日起,“营改增”覆盖全国,新增广播影视行业。“‘营改增’直接受益是服务业,但对制造业产生了‘溢出效益’。”徐一平表示,将借此契机加快现代物流、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,培育信息消费等新的内需热点,促进经济稳中提质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本报记者  耿联  黄伟